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市中小学今起陆续全面复课!这位北大教授一定要认识

北京大学 2020-08-18

编者按

6月1日起

北京市中小学陆续全面复课

经过漫长的居家防疫时光同学们终于重返校园拿起课本,端坐课桌前
聆听老师教诲,获取新的知识

在不久前

教育部发布

《关于印发2020年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的通知》

明确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

全部使用统编教材



漫长岁月里与大家朝夕相伴的学科教材凝聚了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心血而教材的编写也绝非易事
其中语文教材从2012年开始编写历经7年最终落定中央领导称之为“铸魂工程”作为总主编北大中文系教授温儒敏称之为“这一辈子做过的最艰难的工作”
2019年6月光明日报社《教育家》杂志曾对这位教育“大先生”进行采访分享温老师的教育观及治学、人生故事

是怎样的机缘让这位在象牙塔中的大学者关注到中小学语文基础教育?北大的文脉传承和守正创新又给予他怎样的情怀与动力?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位温文儒雅的北大人倾听他的“语文情缘”


温儒敏接受北大电视台采访,畅谈心中的中国梦、北大梦



语文教材编写的“总主编”


2012年,应教育部之邀,温儒敏出任语文统编教材的总主编,由来自全国的各方面学者、作家、编辑和一线教师五六十人,组成编写组。教材是公共知识产品,既要达到立德树人、培育新人的要求,又要满足中小学师生的能力和需求,还要经得起社会大众近乎“苛刻”的关注,前后还经过几十轮评审。温儒敏坦言,这个“总主编”太不好当。



但这份“出力不讨好”的工作对于温儒敏来说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使命,他说:“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语文是基础的基础,在语言、思维、审美能力训练和文化传承方面,有其他学科难于取代的功能。忽视语文教育而培养出来的所谓‘人才’是没有深厚根基的。”



在明确了中小学各年级课程标准后,温儒敏带领团队从拟定体例框架、选择课文、落实学习任务群、设计学习活动,到制作教师用书,开展教师培训,每一步都要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反复打磨,精益求精


“有时候为了一个方案或者一个问题,经常要‘关’在宾馆里反复讨论,住6、7天甚至更久的宾馆都是常事,团队里有的身在外地的老师这几年专为教材编写飞来了北京30多次。”




语文统编教材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包括语言建构运用、思维发展提升、审美鉴赏创造,以及文化传承理解,这就使过去争论不休的所谓“语文课的功能目标”更加清晰,而这一切最终都指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温儒敏认为,语文课是“基础的基础”,培养语言能力、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还应进行思维训练,包括逻辑思维、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而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训练的关键就是阅读,要大量阅读经典作品和美文。大大拓展阅读,专治“不读书少读书”的弊病,这是统编语文的特色。


为了提升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打破了原有的线性结构,更加强调单元模块内的自主学习,以往让学生头疼的练习题变成了生动有趣的主题学习活动,学生得以在自主学习和语言的实践过程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伴随语文教材的焕然一新,语文的“教学生态”也有了变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教师和家长更加注重语文学习,愿意投入更多的精力在阅读上


“语文学习不是单纯的文学诵读,也要适当接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论著,读一些深一点的书。高中语文要学生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并且要求整本书阅读,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尽管阅读中可能相对深一些,但学生的视野打开了,语文学习的功能性也拓展了。”温儒敏如是说。


温儒敏表示,如今读书风气淡薄,很多语文老师备课就从网上找现成教案,自己不读书,怎么可能带领学生读书?语文统编教材的使用也在“倒逼”中小学语文教师多读书,当“读书种子”。


“接地气”的语文教育研究所


关注社会,关怀国计民生,这是北大人的精神风骨。北大中文系一直以来就有关注语文基础教育的传统。



1999年,刚担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的温儒敏召开的第一个学术会议,就是北京语文教育的座谈会。


2004年,温儒敏利用北大的师资优势,带头成立了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以下简称“北大语文所”),他担任所长。这是虚体,很普通,却集合了校内外一批顶尖的学者,包括林焘、袁行霈、徐中玉、王宁、陆俭明、刘中树、巢宗祺、蒋绍愚等,一门心思要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拓展新路。




就是这样一个初创期间没有编制、没有经费,甚至没有一间办公室的虚体机构,从成立之初至今开展了九项大型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调研,坚持承担了十年的“国培”计划,编写多种中小学语文教材和《语文素养读本》,为部分学校语文学科建设提供智库支持。北大语文所先后三次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科研机构


2002年,温儒敏曾带领北大中文系十多位教授与人教社合作,编写新课标版高中语文,是统编本之前全国使用面最广的语文教材。在自己的专业之外,温儒敏用很多精力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迄今已出版《温儒敏论语文教育》《温儒敏谈读书》《温儒敏语文讲习录》等论著多种,很受一线语文老师欢迎,成为很多中小学老师的案头书。温儒敏关于“让孩子连滚带爬地读书”、“培养读书兴趣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等“名言”,在全国众多师生和家长中广为流传。

迄今担任所长十五年之久的温儒敏说,语文所做的基本上都是公益的事,也不算什么可以填表的“学术成果”,“但是大家都愿意去做,都对基础教育寄予很高的期望,这让我非常感动。”



承担教育部“国培”计划是语文所的一项重要工作。


2009年开始,语文所与北京大学继续教育部合作,专门培训来自全国各地的语文中小学骨干教师,注重结合一线教研实际,尽可能地解决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


从2012年开始,语文所又举办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内容涵盖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高考语文研究、教师职业规划等等,在全国中小学语文教学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目前,全国已陆续成立了十几个类似的语文教育研究机构,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投身到语文基础教育的研究中。


为“国培计划”学员讲课后的合影


温儒敏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北大学人家国天下的理想——“我深感在中国喊喊口号或者写些痛快文章容易,要推进改革就比想象难得多,在教育领域哪怕是一寸的改革,往往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我们这些读书人受惠于社会,更应当回馈社会。面对问题,只凭抱怨不行,还是要了解社会,多做建设性工作,寻找可行性的空间,一点一点改良。”


守正创新的学者


在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和语文教育家身份的背面,温儒敏是一位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颇有建树的重要学者一位将学问与社会脉动紧密相连的知识分子



让温儒敏真正为文学史研究界所熟知的是《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出版。这是在其导师王瑶先生指导下,温儒敏与当时同为年轻讲师的钱理群、吴福辉等人合著的被称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学史教材


这部教材打破了此前文学史强调对立、斗争的叙史思路,引入了“现代性”的文学史撰写观念,这部“带有个性化的、不受固定文学史套路拘束”的作品一经出版便备受好评,成为众多中文系文学史教材的首选,迄今为止总印数超过了150万册


后来,温儒敏又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概要》(有的是合著)等多部重要的著作。这些作品凝结了他多年研究的心血结晶,也突显了温儒敏在治学过程中所始终强调的四个字——守正创新


温儒敏在授课中


在温儒敏的心目中,因循守旧易,天马行空易,守正创新难。与自然科学可以不断突破人类认知边界不同,人文社会科学需要做一只“有线的风筝”


“特别是文学史的研究,一方面要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梳理过往研究的状况和思路,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思考,能够从历史文献或方法论方面有所创新突破。”



在北大求学工作四十多年,温儒敏身上始终带有赤子情怀


他当了9年中文系主任,却极少有人称他“温主任”,因为在学校称呼“官职”会让他感觉不自在。在这期间,他率先提出“守正创新”的办学理念,影响深远。


在温儒敏看来,要坚守百年中文系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宝贵文脉,在固本清源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改良创新,这种观念对于北大文科如何继承好的传统又适应社会发展也有启发。


寄语:广泛接触人类文明的优秀作品


直到现在,读书和思考,仍然是温儒敏每天必做的事情。


他将书房命名为“且竹斋”,“‘且’字像许多书摞在一起,加上竹影婆娑,可想象为读书之佳境”。


从学生时代开始,古今中外的文学、历史、哲学经典和各种杂书闲书,温儒敏都“漫羡而无所归心”进行阅览,温儒敏家里的书架上,有一整套的1981年出版的《鲁迅全集》,这套在当时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大部头全集,一直被他珍藏到现在。


温儒敏和北大中文系研究生的老同学


温儒敏鼓励学生要博览广学。


在他看来,无论是未来将要从事哪一专业,如果想要拥有完整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家园,都应该广泛阅读,特别是要深入阅读代表人类文明的经典著作


“对大学生进行通识教育,要高度重视对于经典的阅读引导,要教育学生接受人类文化的智慧精华。”





从象牙塔到语文基础教育的一线

温儒敏从未将自己“束之高阁”

始终将国计民生系于心间

为提升国人的精神层次而奔走努力

“儒言经古道,敏志复民光”

这幅挂在书房墙上的对联

正是他精神魅力和人生价值的最好写照




人物介绍 


温儒敏,北京大学教授,1946年生,广东紫金人。文学史家,语文教育家,国家级高校教学名师。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专家组召集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现兼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一级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统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





相关链接




北京大学,你的超值之选!


北大你好,好久不见


@北大人:返校在即,谢谢每一个你!


定格|北大里藏着的无限宝石


北大横屏壁纸来袭!与你朝朝暮暮见


温厉为师,儒雅为学——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





采访:韩芳、张守玉、蒋菡、王鹏

文字:张守玉、韩芳

编辑:郑莉娇

摄影:王天天

资料图片:受访者提供

视频:北大电视台

排版:筱羽

责编:昭花花、以栖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